氯乙酸 |
时间:2023-07-16 来源:化工号 作者:C2H3ClO2 |
密度 | 1.4±0.1 g/cm3 |
---|
沸点 | 189.0±0.0 °C at 760 mmHg |
---|
熔点 | 61 °C |
---|
分子式 | C2H3ClO2 | 分子量 | 94.497 |
---|
闪点 | 71.5±19.8 °C |
---|
精确质量 | 93.982155 |
---|
PSA | 37.30000 |
---|
LogP | -0.05 |
---|
外观性状 | 白色片状 |
---|
蒸汽密度 | 3.26 (vs air) |
---|
蒸汽压 | 0.3±0.7 mmHg at 25°C |
---|
折射率 | 1.438 |
---|
储存条件 |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、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,实行“双人收发、双人保管”制度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库温不超过32℃,相对湿度不超过80%。包装密封。应与氧化剂、还原剂、碱类、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。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 |
---|
稳定性 | 1.具有很强的腐蚀性,能腐蚀皮肤,破坏所有非贵重金属、橡胶和木材等。酸性比醋酸强。无色或淡黄色结晶,有刺激性气味,易潮解。 溶于水和乙醇、乙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。 2.化学性质:氯乙酸富有反应性,酸性比乙酸强(Ka=1.4×10-3)。其乙醇溶液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成甲醇、乙醛和氯化氢。氯乙酸及其碱金属盐中的氯原子在水溶液中容易被取代。将氯乙酸水溶液回流时,逐渐发生水解生成乙醇酸。若有碱存在能加快水解速度。氯乙酸与氨、胺、肼或苯酚反应时,生成相应的α取代乙酸。与各种醇作用容易生成酯。与磷酰氯反应生成酰氯化合物。在碘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时,生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。 3.稳定性 稳定 4.禁配物 强氧化剂、强碱、强还原剂 5.避免接触的条件 潮湿空气 6.聚合危害 不聚合 7.分解产物 氯化氢、光气 |
---|
水溶解性 | SOLUBLE |
---|
分子结构 | 1、摩尔折射率:17.72 2、摩尔体积(cm3/mol):67.5 3、等张比容(90.2K):171.9 4、表面张力(dyne/cm):41.9 5、极化率(10-24cm3):7.02 |
---|
计算化学 | 1、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(XlogP):0.2 2、氢键供体数量:1 3、氢键受体数量:2 4、可旋转化学键数量:1 5、互变异构体数量:无 6、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(TPSA):37.3 7、重原子数量:5 8、表面电荷:0 9、复杂度:42.9 10、同位素原子数量:0 11、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 12、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 13、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 14、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 15、共价键单元数量:1 |
---|
更多 | 1.性状:无色结晶,有潮解性。 2.熔点(℃):50~63 3.沸点(℃):189 4.相对密度(水=1):1.4~1.58 5.相对蒸气密度(空气=1):3.26 6.饱和蒸气压(kPa):0.67(71.5℃) 7.临界压力(MPa):5.78 8.辛醇/水分配系数:0.22 9.闪点(℃):126(CC) 10.引燃温度(℃):>500 11.爆炸下限(%):8.0 12.溶解性:溶于水,乙醇、乙醚、氯仿、二硫化碳。 13.熔化热(KJ/mol,61ºC):19.3 14.熔化热(KJ/mol,56ºC):18.8 15.熔化热(KJ/mol,51ºC):15.9 16.燃烧热(KJ/mol,固):726.4 17.电导率(S/m,60ºC):1.4×10-6 18.常温折射率(n25):1.433060 19.常温折射率(n20):1.435155 20.相对密度(25℃,4℃):1.37763 21.相对密度(20℃,4℃):1.404340 22.气相标准声称热(焓)( kJ·mol-1) :-435.2 23.晶相标准声称热(焓)( kJ·mol-1):-510.5 |
---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