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腺素 E1 |
时间:2023-07-17 来源:化工号 作者:C20H34O5 |
密度 | 1.1±0.1 g/cm3 |
---|
沸点 | 529.3±50.0 °C at 760 mmHg |
---|
熔点 | 115-116 °C |
---|
分子式 | C20H34O5 | 分子量 | 354.481 |
---|
闪点 | 288.0±26.6 °C |
---|
精确质量 | 354.240631 |
---|
PSA | 94.83000 |
---|
LogP | 2.24 |
---|
外观性状 | 白色至灰白色结晶粉末 |
---|
蒸汽压 | 0.0±3.2 mmHg at 25°C |
---|
折射率 | 1.546 |
---|
储存条件 | -20℃保存 |
---|
稳定性 | PG是一组以二十碳直链不饱和脂肪酸、通常是花生四烯酸为生物合成前体、经酶或非酶转化生成的、以前列腺烷酸(prostanoic acid)为骨架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。1958年首次由羊精囊分离得到两种PG的结晶纯品:PGE1和 PGF1α。天然PG按结构分为三族(PG1、PG2、PG3)、十型(PGA、PGB、PGC、PGD、PGE、PGF、PGG、PGH、PGI、PGJ)。E、F型中的六种天然PG,即 PGE1、PGE2、PGE3及PGF1α+PGF2α+PGF3α研究得最早,称初级PG;A、B、C、D、G、H、I、J等天然PG则称次级PG。各种PG的名称代号(如E、F等)是根据早年研究时观察到的现象而来。易溶于乙醚(ethyl)的PG用E表示,即PGE;易溶于磷酸盐(瑞典语fosfate)溶液的PG用F表示,即PGF。PGA、PGB则分别表示PGE经酸(acid)或碱(base)处理后生成的产物。 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。Mp115-116℃,比旋度为-61.6°(c=0.56,THF)。前列腺素E1是具有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,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Ca2+,抑制血管交感神经末梢,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张、外周阻力降低、降低血压,增加冠脉流量,降低心肌耗氧量,从而使心绞痛缓解,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缩小梗死范围。它能提高衰竭心脏的心肌收缩力、增加心血管输出量,改善冠状循环、保护缺血心肌。它能有效地抑制胆固醇附加免疫损伤所致动脉硬化的形成。抑制平滑肌细胞增长,减少斑块。扩张肾血管,增加肾血流量,调节水钠平衡,产生利尿作用。 |
---|
水溶解性 | 不溶 |
---|
分子结构 | 1、 摩尔折射率:99.23 2、 摩尔体积(cm3/mol):313.2 3、 等张比容(90.2K):842.5 4、 表面张力(dyne/cm):52.3 5、 介电常数: 6、 偶极距(10-24cm3): 7、 极化率:39.34 |
---|
计算化学 | 1、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(XlogP):3.2 2、 氢键供体数量:3 3、 氢键受体数量:5 4、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:13 5、 互变异构体数量:3 6、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(TPSA):94.8 7、 重原子数量:25 8、 表面电荷:0 9、 复杂度:432 10、 同位素原子数量:0 11、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4 12、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:0 13、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1 14、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:0 15、 共价键单元数量:1 |
---|
更多 | 1. 性状:白色针状结晶.对光敏感。 2. 密度(g/mL,25/4℃):未确定 3. 相对蒸汽密度(g/mL,空气=1):未确定 4. 熔点(ºC):115~116 5. 沸点(ºC,常压):未确定 6. 沸点(ºC,5.2kPa):未确定 7. 折射率:未确定 8. 闪点(ºC):未确定 9. 比旋光度(ºc=1,C2H5OH):-64 10.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(ºC):未确定 11. 蒸气压(kPa,25ºC):未确定 12. 饱和蒸气压(kPa,60ºC):未确定 13. 燃烧热(KJ/mol):未确定 14. 临界温度(ºC):未确定 15. 临界压力(KPa):未确定 16. 油水(辛醇/水)分配系数的对数值:未确定 17. 爆炸上限(%,V/V):未确定 18. 爆炸下限(%,V/V):未确定 19. 溶解性:溶于甲醇、乙醇、乙酸乙酯和氯仿,及微溶于水。酸性或碱性水溶液中都不稳定 |
---|
|
|
|
|